示范区抗疫教学齐统筹
推动校园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示范区坚持疫情防控和在线教育教学“两手抓”,对照《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着力推动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和开学准备工作落实落细落地。3月6日,副省长霍金花到焦作市调研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学准备情况时,对我区精准精确精细抓校园疫情防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赏,要求在全省推广。
一、立足“三早”,做到有备而战
聚焦体系搭建、信息排查、物资储备三个重点,组织辖区各级各类学校快速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校园准备工作。一是及早建立责任体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由校长担任组长,各处室、党员突击队层层明确责任分工,从封闭管理、信息管理、消毒管理、课间管理、应急处置等五个环节入手,全方位落实防控责任。强化联防联控,对外建立由教育、卫健、疾控、医院、社区五个单位组成的应急处置体系;对内建立由学校、班级、家长、师生组成的四级联络体系,内外一体,同频共振,确保任何一名师生发生紧急状况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响应与处置。二是及早摸清师生去向。建立日排查、零报告制度,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开展“横到边、纵到底”拉网式排查,全面核查全体学生、教职工、师生家庭成员假期外出信息及健康状况,3万余师生每日通过钉钉健康打卡,确保逐人排查不遗漏、准确追踪不间断。目前,162名有风险人员均已度过隔离期,全区3万余名师生无一异常。三是及早筹备防疫物资。按照学校自筹、政府补充的原则,储备口罩4余万只、额温计500余个,免洗洗手液5000升、酒精2800升、84消毒液原液2500升,移动式紫外线灯和防护服若干,可满足各学校复学两周的需求,为复学提供了物资保障。
二、突出“三化”,搭好复学平台
聚焦防疫流程、技能培训、应急演练三个关键环节,精细化抓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一是防疫流程精细化。各学校制定“三方案、十制度”,结合实际制作了简明易懂、操作性强的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图、体系结构图、应急处置流程图、网格管理分工图、防护知识宣传图,编排了朗朗上口的防疫口诀,覆盖到了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二是技能培训专业化。全方位消毒培训。成立消毒组,指定专人进行消毒液配比、消毒器械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开学前,对校园、教室、办公室等部位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彻底消杀。全过程教师培训。以消毒、晨午检、应急处置、开学第一课为核心,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提前分批组织教师培训,为筑牢学校“防疫墙”提供专业支撑。开学第一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将疫情防控知识纳为主要内容,以防护教育、生命教育、社会担当教育为主,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教育师生加强个人健康防护。三是应急演练实战化。各学校中层以上、全体党员提前返校,进行从学生到校门、进校园、课堂上、课间活动、就餐、进宿舍、放学、出校门等全流程模拟,重点对发现病例后等关键节点进行应急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复学做好准备。开学后,将围绕学生活动小单元管理、应急处置等进行师生合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深化“三学”,保障教学质量
疫情期间,辖区教育系统围绕线上教学,创造性地丰富了“三学”,形成了家校互动的教育合力。一是教师学,抓住五个环节。广大教师根据班情、学情、家情选择恰当线上教学平台,实施“一班一案”;通过学科组开展线上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线上平台交流研讨、互通资源;采取“视频+讲解+活动+检测+评价”等多样组合教学方式,提高线上教学效果;落实“四清”制,即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坚持小测与大测相结合,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开展星级评价、等级评价,评价结果定期向孩子和家长展示,并在开学后集体兑现,增强线上教学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二是学生学,落实“五育并举”。一学德育。向学生推送《保护动物倡议书》等内容,让学生们懂得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二学智育。全员参与线上教学,做到智育培养不停步。三学体育。坚持“停课不停练”,根据学生身体特点及场地情况自创形式多样的运动操、眼保健操,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到锻炼中来。四学美育。音乐、美术教师采取自编视频、录制微课或制成美篇等方法进行授课,搭建展示平台,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充分调动学生与家长参与积极性。五学劳育。组织学生在家开展“居家劳动实践体验活动”,鼓励孩子们不断学习劳动新技能、培养劳动好习惯,做勤劳的智慧人。三是家长学,强化辅导激励。一学知识,线上教学老师无法解决所有孩子上课遇到的问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新的知识,学会答疑解惑;二学管理,孩子上课前的物品准备、课中的听课习惯等需要家长进行监督和管理;三学评价,配合教师及时进行书面评价,学会口头鼓励孩子,激发孩子内在学习的愿望。截至目前,辖区50所公民办中小学近2.2万名师生参与线上教学,所有中小学生已用上本学期新教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