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鹏在区党工委工作会议暨“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动员会讲话解读(二)
发表时间:2020-07-22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学习湖州晋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每一次的大发展都伴随着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又促进了大发展。湖州晋江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他们始终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善于在区域发展战略中找准坐标、明确定位,敢于以国际化视野确立高标一流的发展目标。比如,湖州靠江不沿江、靠海不沿海、靠湾不沿湾,地处长三角腹地,非常注重联动周边,提出了接沪融杭、联苏通皖、环湖协同的发展战略,今年6月,湖州举行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这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要素齐备的区域,正日益由地理中心走向舞台中心,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场。这就是湖州解放思想、在区域发展战略中谋定位取得的成果。晋江早在1980年就出台文件提出“五个允许”,即允许集资办企业、雇工、股金分红、价格随行就市、供销人员按供销额提取业务费;改革开放初期,在各地对民营企业还有争论时,晋江又给这些企业戴上了“村集体经济”的红帽子保护他们发展,思想解放、敢想敢干的基因一直根植于晋江人的内心。


学习湖州晋江,必须发扬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拼搏进取是成就事业的有力武器。湖州敢于亮出“争做长三角最绿的绿地、最黑的黑马、最热的热土”的雄心,善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长三角争得了一席之地;上海大都市圈本来没有考虑湖州,为避免被边缘化,湖州没有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争取,成功被纳入了上海“1+10”同城化都市圈和“1+8”大都市圈;在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规划中,湖州人硬是挤掉了靠着杭州湾的嘉兴,把自己的南太湖新区纳入了省级四大新区;湖州叫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品牌,更是湖州人民按照总书记指示精神拼出来、干出来的。晋江这个“不起眼”的县级市,用福建省1/200的土地,创造出了全省1/16的GDP,创造了了不起的“晋江经验”,而这背后,活跃着一大批敢闯敢拼的党员干部、敢想敢干的企业家的身影。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为晋江点赞,“很多事情其他地方办不了,但是给晋江就放心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好,你就不用操心了”。可以说,“晋江经验”既是晋江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也是他们以“拼到无力不放弃、赢到无敌赢自己”的豪迈勇气拼出来的。


学习湖州晋江,必须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不放松。两地始终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主业,心无旁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年来,湖州不断以生态的“含绿量”来增强发展的“含金量”,成功打造了新能源及关键零部件、绿色家居、休闲旅游3个千亿级绿色产业集群。比如,安吉县依托百万亩竹海,将“两山”理论成功转化为“四个一”发展经验,即一片叶子、一根竹子、一把椅子和一个全域大景区,安吉的一根竹子变成了能吃、能喝、能住、能穿、能玩、能游的时尚用品,以不到全国2%的竹子数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晋江更是18年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无论外界有多么大的诱惑,都不为所动,不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牢牢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打造了制鞋、纺织服装两个超千亿,建材陶瓷、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纸制品、新材料5个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在全市GDP总量中,实体经济贡献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


学习湖州晋江,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湖州经验的核心是用15年时间践行“两山”理论,突出绿色主题,成功打造了美丽中国样板,而晋江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发展实体经济,把“薯片、纸片、布片、鞋片”这种看似传统的产业做成了知名品牌,这两个地方,都突出了一个“特”字。省委王国生书记讲过“看特色识干部”,就是说哪个地方如果能够看出工作特点,就说明这个地方的干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做得比较好、工作水平层次比较高。我们学习湖州晋江,也一定要注重将上级的指导思想、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吃透精神,遵循规律,找对路子,干出特色。


学习湖州晋江,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两地敢想、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在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不少鲜活经验。湖州敢于、善于搞政策创新,提出的“标准地”改革政策推向了浙江全省,制定了地方标准;提出不搞原创性创新,而是通过建设中试基地、成果转化中心来承接技术落地、吸引企业落户;疫情期间,率先出台“湖八条”,接着制定“湖九条”,以最强的政策供给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先后承担了3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改革试点最多、成果最丰富的县级市之一;与高等院校、大院大所加强合作,为传统产业植入了创新基因;谋划建设了“三创园”、石墨烯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所等创新平台,促进了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等高端产业的蓬勃发展。


学习湖州晋江,必须守牢绿色发展底线。湖州明确了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目标任务,建立绿色发展倒逼机制,从城市到乡村,从生态环境到绿色产业,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发展体系,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滨湖度假首选地”,赢得了“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美誉。晋江全面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5条河流的生态流域综合整治,建设锦岭镇级公园、灵秀山生态公园及村级特色公园等工程,着力推进生态振兴。学湖州晋江,就要学习他们绿色发展的定力,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