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国家高新区建设统领高质量发展,聚焦“又高又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生态宜居城、文旅康养城”,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领先,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前移6个位次,在河南省7个国家高新区中增幅排名位居第二;连续两年获评四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位居全市第二;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受到河南省委深改委通报表扬,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中原工业设计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新模式获评市改革创新一等奖,成为我市创新发展新亮点,受到省委书记王国生充分肯定。
“‘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必须发扬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必须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不放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守牢绿色发展底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家鹏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的“六个必须”,让人眼前一亮。
明晰战略定位,锚定发展目标。该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郑州大都市区发展战略和我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四城四区”的重大战略;落实市委书记王小平调研示范区指示精神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今年市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以国家高新区建设统领示范区建设,按照“科技创新城、生态宜居城、文旅康养城”的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引领,保持发展定力,倾力打造“一门户四基地”,力争早日实现成为“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和中心城区发展新亮点”的目标。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新城。该区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足做好大沙河文章,把大沙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轴、生态轴,谋划发展与大沙河相匹配相融合的生态休闲、旅游康养、高技术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二是做好“公园城市”文章,统筹实施沁泉湖怀庆河、碧莲湖山阳河、蒋沟河湿地等水系连通、水生态治理工程,以公园绿地集聚城市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双修”力度,提升城市品质;三是做好绿色产业文章;四是做好美丽乡村文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中原科创名城。该区加大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创基智谷等五大科技综合体建设力度,落实省委书记王国生调研中原工业设计城指示精神,做好“设计+”文章,推动工业设计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载体;继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创新型市场主体及研发机构,加快高端传感器应用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加快黄河生物科技学院建设,深化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拘一格引人才、引团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该区围绕食品制造、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布局创新链,加快实施蒙牛200亿产业集群、明仁50亿产业集群、中轴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中原膜谷、创基智谷、福通中德产业园、教育装备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扩大开放招商,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该区健全完善“1+5+8”招商模式,抢抓当前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窗口期”的有利时机,以“两新一重”建设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开展项目攻坚年行动,确保今年实施的228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点评
中共焦作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徐恒杰: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绿色发展,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措施也非常到位。示范区对标先进地区,用积极心态去应对、去审视、去学习、去提升,体现了务实发展和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让人感到踏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