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高质量打造院(校)地合作共同体
发表时间:2021-01-18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去年以来,示范区聚焦“又高又新”,持续深化院(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由单纯技术服务向项目、技术、人才等领域拓展,聚焦融合,共建院(校)地合作共同体,着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在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暨院(校)地科技合作动员大会上收获满满:该区荣获科技创新综合先进县(市)区、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先进县(市)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焦作腾云数字经济产业园、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总部新城4个创新载体被评为科技产业综合体先进单位;10家企业创新团队入选我市第四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共获扶持资金750万元,入选数量、获扶持资金量均居全市第一位。

聚焦融合,共建创新共同体。示范区充分发挥河南理工大学的资源优势,共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目前已有入驻企业100多家;为该校64名博士兑现安家补助费,辖区80%以上的工业企业与该校开展常态合作。积极主动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沟通对接,谋划建设了3个重点实验室;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建高端传感应用研究院,集聚一批传感器行业国际领军人才;与郑州大学教授郑锦华合作,利用其成果、技术、项目成立晶华膜技公司,相关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目前,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90万平方米的黄河生物科技学院开工建设,将成为焦作市第二所本科院校,届时将进一步壮大该区院(校)地合作创新共同体的体量和容量。

聚焦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院(校)地合作的直接受益者。示范区积极推进院(校)专家教授带着项目进企业,开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合作。天宝桓祥聘请中国矿大超硬材料专家邓福铭为技术带头人,完成了9项重大技术改造和研发项目,其中1个项目获得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明仁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合作,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科瑞森联合3所高校院所、11家企业组建智能港口输送设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省科技厅批准,使示范区省级联盟总数达到了3家。院(校)企合作,直接打通了院(校)价值链与企业创新链的通道,实现利益共享。

聚焦平台,打造转化共同体。示范区规划建设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科技总部新城、创基智谷、中德科技园六个科技产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现已建成30万平方米,在建72万平方米,为院(校)成果转化提供“肥沃土壤”。目前,全区科技综合体已有入驻院(校)团队及创办企业600余家,实现税收超亿元。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与中原工业设计城融合发展,链接教育装备、文化创意等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云计算、检验检测等新兴服务业;创基智谷重点推动高端钛、纳米锆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共同促进了成果转化。

聚焦改革,做优生态共同体。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该区修订完善更加凸显创新导向的招商引资政策,针对高科技企业和一般企业实施差别化要素配置,以强有力的政策供给激发创新活力。落实《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七条意见》《关于支持河南理工大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支持政策,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及时为企业兑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支持创新、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高校院所溢出创新、中介结构服务创新、金融机构投入创新的作用,初步形成政、企、学、研、金联动创新体系。落实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不断深化改革,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为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生态、推进科技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保障。

聚焦会商,走向联盟共同体。一是建机制,发挥本地院校优势,定期与河南理工大学召开座谈会,搭建校院地联席会商交流平台。定期向该校通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发布重大科技需求信息,协调解决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等重大问题。二是走出去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中科院长春所,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等学校和大院大所开展对接洽谈。截至目前,该区7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已与北京交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5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逐步形成联盟共同体。目前,累计实施合作项目160余项,完成近百项,建立了长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