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关于印发示范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2-07-27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示范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

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驻区各机构:

现将《示范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6月14日

 

示范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

工 作 方 案

 

2021年7月,受极端强降雨影响,示范区多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科学安排部署,组织动员全区人民全力抓好防汛救灾、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灾后恢复重建关系灾区群众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依据《焦作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本方案,实施期为2021—2024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以保障安全和改善民生为核心,遵循尊重自然、系统谋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基本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重建任务,全面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提高灾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使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与全国人民一道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二)重建原则。一是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把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作为重中之重,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住房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抓紧恢复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城乡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尊重规律,科学重建。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聚焦水利、城市防洪排涝、应急能力等薄弱环节,高水平谋划、高质量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强化安全韧性,确保恢复重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三是突出重点,优先保障。集中资金、土地等资源,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内项目优先保障,恢复重建任务和民生领域任务优先保障,重灾区各项恢复重建任务优先保障。四是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坚持系统思维,注重远近结合,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和时序,优先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支持的重点任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等其他任务与相关“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衔接、同步推进。五是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结合“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等重大活动,协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建目标。2022年汛期前,完成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基本完成影响防洪的水毁水利工程修复,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2023年8月前,完成省规划内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生产生活条件恢复到灾前水平。2024年8月,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完成我区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功能全面恢复,保障能力超过灾前水平。

——经济发展效益明显提升。农业基础稳中有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河流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智能化管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公共服务等重点设施应对洪涝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不断完善,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我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加快治理,自然生态系统全面修复,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得到巩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任务

(一)居民住房。把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优先位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在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损毁居民住房恢复重建,科学选址、集约用地,严格工程质量标准,确保灾区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具体安置数量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维修加固。对于轻微受损或出现结构安全隐患的房屋,经鉴定加固后可继续使用的一般性损坏房屋,组织维修加固,消除危险隐患。符合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条件的,可按程序申请使用。维修加固后的住房确保达到居住标准。

原址重建。对于完全损毁或严重破坏、经鉴定后无法修复且影响公共安全的房屋,予以拆除重建。建立专门台账,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新建住房严格执行有关建设标准,确保质量安全、结构合理、开间合度、面积合适。

自主购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鼓励房屋损毁且自愿进城购房落户定居的受灾村民进城购房。对于在城镇购房居住的受灾村民,充分保障其享受城镇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等服务。

技术支持。在重建过程中,积极引导推广选用《农村住房设计图册》,免费提供多样化设计样式,加强农村建筑工匠、乡村干部技术培训,实行全过程技术指导,保障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鼓励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通过恢复重建,打造一批结构安全、功能现代、成本经济、风貌乡土、绿色环保的宜居示范农村住房新样板。

专栏1:村民住房恢复重建

合计(户)

维修加固(户)

原址重建(户)

货币化安置(户)

284

180

104

0

(二)基础设施。按照远近结合、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水利设施。统筹水毁修复和能力提升、防洪排涝和民生保障,加快水毁工程应急恢复重建和防洪薄弱环节领域建设,重点流域和设施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加快水毁工程修复和防汛能力建设。推进水毁水利工程修复重建,保障工程功能发挥。加强河流行洪空间整治防汛,维修重建农村供水,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按照省、市统一布局,加快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和物资储备补充,完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系统开展重点河道综合治理。根据相关防洪规划和防洪工作需要,统筹重点河道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治理,提升行洪能力。加快新河等防洪除涝综合治理,保障沿线防洪安全。

专栏2:水利设施

7处供水工程均为恢复重建类项目,2022年主汛期前完成。

2.交通设施。按照“先通后固、逐步提速”的原则,全力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交通通畅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根据损毁程度,分批次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恢复重建,适当提高我区重要路段和主要构造物的防洪能力,打通脱贫村水毁通村路和通村入组路,推动路容路貌、通行能力、服务质量恢复到灾前水平。

专栏3:交通设施恢复重建

李屯桥项目:桥长18米,2022年年底前完成。

五刘线大修工程:全长约3.4公里,拟建道路宽度9米。

示范区村道大修项目,文昌办事处、文苑办事处、李万办事处、宁郭镇、苏家作乡、阳庙镇共计30km。

示范区三座危桥拆除重建(九高路蒋沟河桥、北睢村桥、韩平陵桥)项目,三座桥梁共计约76延米。

3.能源设施。坚持“安全可靠、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实施受损项目灾后恢复重建,持续提升我区能源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黄河变、沙河变等变电站建成投运;实施受损电网恢复重建和完善提升工程,推动既有住宅小区、重要用户地下配电设施防涝迁移和改造升级,建成“坚强统一电网联络支撑、本地保障电源分区平衡、应急自备电源承担兜底、应急移动电源作为补充”的四级电力保障体系。结合农村居民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情况,因地制宜配套新能源设施,强力推进光伏整区和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等与常规能源智能耦合运行,构建“横向多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能源集成互补、梯级利用新格局,建设现代化坚强有韧性区域电网,全面提升能源设施防灾减灾和应急应变能力。

专栏4:能源设施

电网:主要包括受损配电网恢复提升、变电站设施和输电线路修复加固、受损表计和采集设施更换等;网协同互济能力提升工程、电网智能化抗灾能力提升工程、城市小区和重要电力用户抗洪涝能力提升工程等。

4.通信设施。加快推进受我区基站、光缆、管道、传输设备等通信设施排查检修,全面恢复灾区通信网络。推进移动焦作核心机房等关键枢纽设施扩容升级,提升通信数据容灾备份能力。优化全区通信基础设施布局,推进网络规模部署,推动农村地区百兆光纤和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健全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建设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推广使用自主可控的应急通信装备,努力构建天地一体、高效协同的应急通信体系。

专栏5:通信设施

完我区基站、光缆、传输设备、管道、机房等通信基础设施排查检修,全面恢复灾区通信网络。

强化通信基础设施系统设计,实现网络多节点、多平面、多路由配置,有效增强容灾备灾能力,增配应急设施,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公众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

5.市政设施。以功能恢复和保障运行安全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市政设施建设,2022年年底前恢复到灾前水平。

(1)提标修复道路桥涵设施。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明患和隐患并重,全面排查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地下停车场及地下通道、路灯供电等设施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排查项目台账,按照“一处一策”原则制定修复重建方案,做好加固、提升整治工作。排查现状桥梁防洪标准,改造不满足现行标准要求的桥梁,修复的桥梁标准不低于原有水平,重建桥梁执行现行建设标准的高值。 

(2)优化改造城乡供水设施。修复改造受损和老旧供水管网、取水泵站,提升易受内涝影响的供水设施,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保障极端天气条件下应急供水。全面排查水厂泵房、配电房、加药间等重点设备,增加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龙头水水质检测项目和频率,加强微生物、浊度等水质指标监测,确保供水安全。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能力提升,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乡用水质量和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市政消防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应急救援需要。

(3)修复提升垃圾处理设施。全面评估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状况,消除垃圾堆体、垃圾坝、场区截洪沟、雨水导排渠、渗滤液调节池、围墙等设施污染隐患。加快导排垃圾堆体内的渗滤液并进行深度处理,降低含水率,确保堆体稳定。采取打竖井等方式,加强发酵气体导排。增加垃圾堆体膜覆盖面积,从源头上减少因降水产生的大量渗滤液。对垃圾填埋场实施日消杀。全面检测维修和巩固修缮受灾损坏的垃圾中转站等设施设备,保障垃圾处理系统安全正常运转。

专栏6:市政设施

一、恢复重建类

迎宾路雨水管网连通工程、民主路南延项目大沙河桥围堰修复项目、怀玉路排涝河(生态公园)段提升项目、排涝河(文坛路)段和排涝河(怀庆路)段过路板涵灾后恢复和重建项目、沁泉湖怀庆河水系连通工程沁泉湖部分、世纪路排水、黄河路姚郭庄段雨水改造、中原路设置止水闸门等10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于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能力提升类

建设山阳河(世纪路-大沙河)河道建设项目、神州路(怀玉路-北大附中)道路工程、民主路、世纪路、神州路等道路公交站升级改造、黄河路临时小型污水处理厂等项目。

(三)城市内涝治理。根据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完善城市内涝应急预案及灾害预警、应急疏散机制,打造“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提升排水防涝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1.修复提升排水防涝设施。与市政管网改造等有机结合,全面修复我区毁损排水防涝等市政基础设施,尽快修复破损雨水管渠,避免水土流失造成道路塌陷等二次破坏。维护提升地下道路、立交道口等重点区域的排涝泵站。消除城市排水管网空白区,深入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新敷设排水管网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实施雨水源头减排工程,综合运用人工湿地、下凹式绿地、下沉式广场、植草沟、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广场、停车场、调蓄池、调蓄管渠等措施,全面提高雨水源头减排、人工调蓄能力。

2.加快整治易涝区域。按照“一个易涝点、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逐一明确治理任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整改到位。在易涝区域汇水区范围内,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改造提升易涝区域周边雨水排放口、排水管渠,升级改造雨水泵站。在涵洞、隧道等低洼易涝区域设置清晰的警示牌、涉水线、水位标尺等警示标志和道路交通引导屏、隔离栏栅等交通引导装置。加强安全事故防范,防止窨井伤人等安全事故,对车库、地下室、下穿通道等地下空间出入口采取防倒灌安全措施。

3.提升城市内外河排涝能力。加强城市河道和防洪设施建设和管理,全面整治城市防洪河道,提高城区河道防洪排涝能力。加强城区河道、排洪沟(渠)、排水管网与城市外部河道在水位标高、排水能力等方面的衔接,推进城市内外部水系相互贯通、自然流动,提高城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确保过流顺畅,满足防洪排涝安全要求。整治、疏浚、扩挖或扩建过流能力不足的河道(沟道),整体提升排水能力。全面疏通河道沿岸雨水排放口,确保排水通畅。加大侵占泄洪河道违法建设拆除力度,逐步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四)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早恢复并提升城乡一体、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1.灾后帮扶。对受灾的低收入群体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开展一对一帮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受灾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落实受灾人员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2.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维修更新区、乡、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场所及设备,通过加大劳务输出、支持自主创业、用好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拓宽灾区群众就业渠道。及时修缮辖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受损设施。恢复重建受损的城乡特困人员供养、社区养老照料、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公墓等社会保障设施,全面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专栏7:社会保障

万寿园改造提升项目:万寿园内涝严重,从北墙埋设1米直径的排水管道,通往沙河,总长度约700米;万寿园窨井盖因前期没有围墙丢失约300块,为防止群众误入窨井,建议补上窨井盖;园区绿化树木因暴雨被淹死一批约70亩,急需砍伐,消除消防隐患;万寿园围墙周围种植的杨树长势过高,且距离围墙只有40公分,已经对围墙上方的瓦片造成了较大损伤,高压线下银杏树长势过高,有安全隐患,另因大风天气影响,多处树木被刮倒,亟需更换成安全的塔柏树,需更换约700棵。

3.教育领域。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各类受损学校设施修缮、加固、重建,尽快恢复受损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执行建设标准,把学校建成安全牢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避难场所。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灾失学辍学。

专栏8:教育设施

对一般受损、影响教学正常开展的143栋校舍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修缮加固,拆除D级危房5栋。

4.医疗卫生领域。加快区、乡、村受损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施修缮重建,维修更新设备仪器,补齐设施设备缺口,尽快恢复正常诊疗服务。升级改造医疗卫生机构地下空间、电力设施等,增设防灾减灾设施,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强化重要医疗物资应急保障,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大幅提升。

专栏9:医疗卫生设施

示范区文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灾后重建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在医院原址上危房拆除进行重建,总建筑面积约1788.77㎡。

5.文化(含)领域。恢复重建乡村文化中心设施场地等,有效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入村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专栏10:文化方面恢复重建

示范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灾后修复项目:文化中心维修、广场舞台维修提升等。

6.社会治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修缮加固受损党政机关办公和业务用房,严禁新建楼堂馆所。恢复重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开展心理抚慰、情绪支持、精神关爱等服务,关心帮助灾区孤儿、孤老、孤残、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产业恢复。坚持恢复重建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主要产业全面恢复基础上,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夯实灾区发展产业支撑。

1.农业领域。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修复田间道路、大棚温室等各类农业水毁设施,完善管护机制,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久发挥效益。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稳步提高灾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灾区基本农田面积和粮食产能稳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附着在农作物上的杂物,适期适量追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开展绝收地块农作物改种补种,实现能种尽种。加强病虫害防控,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

专栏11:农业领域恢复重建

对水毁较为严重、需要局部修复的13000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修复恢复到灾前水平。

2.工业领域。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加强水电气暖运和用工、资金等要素保障,推进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达产达效。推动受灾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四化”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应急产业发展,开发一批应急装备产品。支持骨干企业整合资源,通过延链补链、产业援建、兼并重组等方式,修复产业链断点堵点,融入区域产业大循环。支持建设集环保监控、安全监管、运行监测等于一体的智能管理综合服务系统,提升灾害预防、企业服务、供应链对接等能力。

3.服务业领域

商贸业复工复产。恢复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社区商圈等商业服务网点正常生产经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地下商场、商业街区防灾避难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疏散效率。加强价格日常监测,强化灾区市场日常监督检查,开展受灾区域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杜绝过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进入市场。修复重建加油站等重要物资流通场所,提高应急供应、质量检验检测能力。

物流业恢复提质。加快损毁仓储设施恢复重建,全面恢复分拨中心、配送网点、智能快件箱等城市快递设施,提升城区物流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物流三级配送网络建设,鼓励物流快递企业建设乡村物流末端网点,提升流通效率。支持物流企业(园区)完善应急仓储、快速中转等功能设施,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物流服务能力。

(六)生态环境。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灾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生态修复

受损植被恢复。采取林木清障、清沟排涝、补植补造、养护管理等措施,加快推进损毁严重的国储林、经济林及苗圃恢复重建,及时修复受损的沿黄生态廊道、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廊道和重要自然保护地内植被,扶正加固重点交通沿线伏倒树木。密切关注洪涝后苗木易生危害,防止二次伏倒和病虫害,提高苗木成活率,恢复原有生态系统功能。

水土保持治理。恢复重建受损水土保持设施,完善沟、池、渠、路配套设施,健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高土地生产力。通过封育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清洁小流域建设及滨河(湖、库)植物保护带和湿地建设,加强重要水源地周边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

生态保护设施修复。恢复河湖湿地岸线植被,加强受损湿地管护,逐步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修复灾区环境监测设施,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灾区生态环境跟踪监测,建立灾区生态环境影响监测评估预警系统。

2.环境整治

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完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智能化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提升极端气候条件下预警预报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对风险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实施综合治理,提升防治能力。

水环境保护。加强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水质检测及环境风险排查,修复围网围栏、警示标志等设施设备。加强城乡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配建净化、消毒、检测设备,消除洪涝等产生的病原微生物、消毒剂等多种次生灾害的影响,保障饮用水安全。采取河湖水系联通、生态补水、河道生态恢复等措施,提升水系生态功能。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因灾受损村庄户厕修复重建,整治因灾损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卫生防疫宣传教育,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专栏12:环境整治领域恢复重建

因灾受损户厕恢复重建项目:涉及1535户,覆盖文昌街道孙村、北马庄、杨楼和李屯4个村,含飞防消毒、清洗厕所污泥。

3.绿色重建。坚持灾后重建与低碳发展相结合,促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生活方式低碳化。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全面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按照能耗“双控”要求,严格控制“两高”盲目发展,有序实施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产能减量置换和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工业绿色制造、服务业绿色转型,积极培育碳汇产业,发展壮大高效耦合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倡导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推广低碳节能建筑,加快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出行,积极发展绿色消费。

(七)应急管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健全全域化应急救援体系,全面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灾害预警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灾种、全行业、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基层单位预案评估修订,分行业领域编制应急工作手册。优化简化应急预案为应急行动方案,制作应急处置流程图。推进河道防御洪水方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本行业本部门防汛专项应急预案等修订工作,形成全区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建立统一的应急预案数据库,实现应急预案数字化、结构化、模块化管理。完善应急演练制度,组织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应急演练。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每年至少进行1次应急演练;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应急演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结合灾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避难疏散演练。

规范应急响应程序。健全各类灾害事故快速响应研判制度,完善应急响应研判程序,分级分类制定应急指令,明确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响应主体、内容和启动条件。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指令,规范停工、停业、停学、停运、停课、停产和关闭地下空间、桥涵、隧道等应急措施,利用豫事办、焦我办、政务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户外显示终端、乡村(社区)大喇叭、手机短信等,及时将应急指令精准通知到户到人。

完善灾害舆情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灾害事故舆情引导机制,加强会商研判,及时有效处置。宣传、网信、应急、公安等部门收集研判舆情社情信息,按照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各类媒体播发灾害事故信息和救援信息。积极回应和正面引导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

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建设示范区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平台,全面整合监测预警感知网络,汇聚整合自然灾害历史数据、处置数据等基础数据,建立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一张图,动态监测预警,适时会商研判,及时精准发布自然灾害应急指令。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规范预警信息发布,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推进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对接“天眼+”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尾矿库、涉爆粉尘、金属冶炼等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在线监测。推进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

加快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高灾害风险设防标准。建成区、乡两级致灾孕灾数据库、承载体数据库、减灾资源数据库、灾害隐患数据库等自然灾害数据库。完成区、乡两级单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普查区划和风险防治两张图。结合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动普查成果应用,建设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系统。

2.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组建地质灾害、水域、山岳、重型工程机械、战勤保障、应急通讯等专业救援处置分队。建设区级骨干专业救援队伍,完善救援补偿和队伍保障机制,保障社会救援队伍权益,积极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救援队伍、基干民兵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同训共练、联演联训机制。支持区、乡、各类园区和高危行业企业结合实际建设专(兼)职救援队伍。

应急装备现代化。加强区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能力建设,配备先进水域救援、一体化物资投送、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智能化、专业化、轻型化、模块化救援等现代装备和高风险场景无人智能装备。推动市级骨干专业救授队伍装备更新换代,增配一批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专业救援装备。

应急物资保障。完善提升区级应急物资储备,推进虚拟储备、产能储备和社会储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储备模式。鼓励支持乡镇存储点建设,建立区、乡二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推动区、乡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品类目录,按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结合实际确定实物储备数量,明确储备资金来源。做好粮食、食用油、猪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储备。加强公路、铁路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管理协调联动,强化与大型骨干物流企业紧急运输合作,通过租赁各类直升机、购买或租赁无人机等,建设应急物资运输调度平台,完善应急状态下交通运输快速投运和免费优先通行机制。明确全口径应急物资统筹协调责任部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体系。

3.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指挥调度。全面提升区级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效能。加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等平台的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底板建设,依托示范区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平台构建应急决策模拟支撑体系。完善全区应急指挥“一张网”,搭建“空、天、地”三位一体的应急指挥通信网,建设应急资源数据中心,打造感知数据接入和时空大数据展示分析平台,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机制,协调公安、交通、消防救援、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及行业主管部门立即赶赴灾害事故现场,成立前方应急处置指挥部,组建应急通信行动队,实现多部门协同、前后方指挥部联动。建立健全政府、行业部门、专家团队等多方参与的应急会商机制,依托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组建综合研判专班,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安全生产形势综合分析研判。

基层应急能力。健全区级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依法落实乡级应急管理执法职能,基层执法装备按需配备率达到100%。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达到有班子、有机制、有队伍、有装备物资、有预案演练、有宣传教育培训“六有”标准。区乡两级建立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管控机制,重大风险点在线监测率达到100%,应急管理和抢险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4.全民应急素质。结合实际新建或改扩建集宣传教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通过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网站、短视频等多种渠道向公众传播灾害防御知识。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编制应急自救手册。组织开展防灾科普“五进”活动。积极发挥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手册的作用,组织专家编制通俗易懂的宣传页、口袋书、小册子,将防灾安全普及活动同“党员联户”“敲门入户”结合起来,确保防灾理念入脑,防灾知识入心。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扩大“五进”活动影响力,切实增强“五进”活动实效,实现“五进”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化,进一步提升全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应急处突专题培训,加强应急理论、预案管理、应急保障、风险管控、应急指挥、应急响应等知识学习与应用研究,强化实战指挥演练,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风险,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本领,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专栏13:应急管理领域

示范区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设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区级显示系统、控制设备及配套设施、数字会议及无纸化办公设备、远程视讯系统、应急指挥通信网安全边界、视频监控综合管理等设备。

示范区区、乡、村三级应急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区级应急指挥网络框架,依托互联网的县乡村三级指挥调度系统、互联网专线、云视讯设备、高清摄像头、话筒等设备。

示范区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项目:开展示范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调查评估。

三、政策措施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各方合力,确保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支持政策

1.财税政策。全区要积极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恢复重建资金。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争取中央财政、省财政、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根据项目轻重缓急,统筹做好财政资金及其他各类资金的安排使用。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灾后重建贷款。广泛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受灾严重地区的纳税人,可按规定享受支持灾害恢复重建、公益捐赠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2.金融政策。强化银行保险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重建项目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提高对灾区企业和群众的金融服务水平。对受灾严重地区企业提供精准贷款,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展期、续贷等方式,对符合政策的贷款“应延尽延、应贷快贷”,对发展前景较好但暂时受困的小微企业和农户,不盲目抽贷、断贷和压贷。指导督促保险机构做好承保理赔工作,做到应赔尽赔。支持保险机构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为受灾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公司投融资主体作用,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受灾基础设施重建支持力度。

3.土地政策。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支持。建立用地审批快速通道,根据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用地的特殊需求,创新工作方式,简化报批材料,优化报批程序。对列入省总体规划支持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先行使用,其中,属于临时用地的,用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土地使用者使用,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不晚于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六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列入省规划支持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优先安排使用“增减挂钩”核算计划,优先办理用地预审手续。支持受灾严重地区通过“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因灾毁废弃具备复垦条件的合法工矿用地复垦产生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参与流转使用,指标收益可统筹用于城市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经报批同意后,因灾损毁确实无法恢复的耕地可按现状地类认定管理,纳入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管理或建立灾毁耕地专题图层,并据此核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二)保障措施。区灾后恢复重建各专班要做好恢复重建任务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要建立与灾后重建任务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重建任务。要组织好恢复重建所需物资的生产和调运,确保物资供应高效、畅通、安全。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及时宣传灾后重建政策措施,深入挖掘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全力营造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未入库项目不得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在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的内容和项目,按程序报批。对本方案印发前已经开工建设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可按原有计划建设。

(四)监督检查。强化恢复重建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恢复重建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对灾后重建资金、重要物资和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物资合规使用。对灾后恢复重建涉及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认真履行项目管理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实行灾后重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灾后重建资金、项目和物资档案登记制度。及时公布灾后重建资金安排、物资使用、项目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