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各驻区机构:
现将《2018年焦作市示范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焦作市示范区四城联创指挥部
2018年4月3日
2018年焦作市示范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根据《焦作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关于印发〈2018年焦作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方案〉的通知》(焦城创指〔2018〕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载体,以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我区旅游业发展,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我区重要的新增点。
二、工作目标
(一)基本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逐步增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逐渐增长;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区GDP比重增加,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区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综合贡献不断增加。
三、工作任务
(一)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区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组;对涉及全域旅游创建重要事项实行一事一议;区级每年定期召开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议。
(二)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工作。
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厕所革命”覆盖辖区全域,新建旅游厕所2座;构建畅通便捷交通网络;完善蒙牛工业园集散咨询服务体系;规范完善辖区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景区内合理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
(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加大对从业人员培训,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深入开展旅游隐患排查整治,规范管理旅游市场秩序,确保全域旅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推进服务智能化,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完善旅游志愿服务体系。
(五)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丰富旅游产品。
积极开展“旅游+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旅游+农业、林业和水利”、“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旅游+交通、环保和国土”融合创新发展,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丰富品牌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企业主体创新。
(六)加强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强化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逐步提高旅游特色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加强旅游监管,切实保障游客权益。
加强旅游执法,搞好旅游投诉举报处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旅游文明建设。
(八)优化城乡环境,推进共享共建。
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大力促进旅游创业就业,积极推进旅游富民,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环境。
四、实施阶段
(一)日常推进阶段(2018年1月1日—8月1日)。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对照工作台账,积极组织动员,具体安排落实,做到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大头落地,基本具备中期评估条件。
(二)集中推进阶段(2018年8月1日—10月上旬)。各级各部门对照创建工作标准,组织力量继续大力开展集中完善提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强化创建工作成果,充分做好迎检准备。
(三)迎接检查阶段(2018年10月中旬—12月底)。迎接焦作市旅游局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中期评估。
五、工作措施
(一)细化分解任务。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创建工作任务的细化分解,制定详细的工作台账,明确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压实主体责任,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搞好重点突破。突出抓好我区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抓好蒙牛工业园区4A级景区创建工作,打造融工业生产、科技展示、观光体验、个性定购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依托苏家作乡龙凤灯舞、历史建筑等资源,打造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融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加大对辛庄共利合作社葡萄采摘院的宣传,引导北西尚村继续加大投入,打造北西尚向日葵观赏节、马庄墙绘一条街等品牌,基本形成春有油菜花观光、夏有向日葵节、秋有农事体验、冬有民俗表演四季不同主题的观光服务项目。
(三)加大督导力度。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纳入“四城联创”督导机制,指挥部集中督导与专项组日常督导相结合,按照工作台账对有关部门进行督导,敢于曝光、敢于亮丑,采取红黑榜、约谈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动创建工作。健全推进机制。建立日常督导、排名、通报制度,建立每周一例会、两周一督导、每月一例会的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5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